- 技術原理
水生態修復技術包括“控源減污、基礎生境改善、生態修復和重建、優化群落結構”四項技術措施。水體生態修復不僅包括開發、設計、建立和維持新的生態系統,還包括生態恢復、生態更新、生態控制等內容,同時充分利用水調度手段,使人與環境、生物與環境、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達到持續的協調統一。其中生態修復和重建要注意:1.種植水生植物要選擇適合的種類和品種并合理搭配;2.生態修復要選擇適當時機;3.生態修復要創造適宜的生物生長環境;4.合理養殖水生動物;5.提倡鄉土品種,防止外來有害物種對本地生態系統的侵害。6.優化群落結構。
目前污染水體修復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復法,包括截污治污、挖泥法、換水稀釋法等;化學修復法,包括投加除藻劑、投加治磷劑等;生物-生態修復法。包括水體曝氣、投加微生物、種植水生植物、養殖水生動物、濕地技術等。
生態方法修復受污染水體主要包括人工濕地處理系統、河道直接凈化技術、氧化塘處理系統、植物-土壤處理系統、水生植物處理系統、生物操縱技術等。
生態浮床又稱人工浮床,是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,讓水生植物得到一個固定的區域生長,有此水生植物通過發達的根系吸收水體中富營養物質,降低COD;同時人工營造一個動物、微生物良好的生產環境,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,
從而修復水生態系統,達到自然生態的平衡。它具有附著生物多、直接吸收水體中氮磷成分等特點,對浮游植物的抑制、提高水的透視度等方面成效顯著,適用城市濕地景區的水體處理。
- 施工圖例

